通信行业的传言总是一波接着一波,一阵跟着一阵,让人手忙脚乱、应接不暇。
事实上,传言并不等同于流言或是谣言,不同的传言具有不同的前因后果,一般的传言可以自下而上分为这么几个档次。
“空穴来风”型传言
又名“无中生有”型传言,属于最低层次的一种。出品者心血来潮,指哪打哪,说不定是灵机一动,出一哗众取宠之题目。这类传言往往是来无影去无踪,前因是某些企业树大招风能够吸引眼球,后果嘛则多少有那么点儿贻笑大方。此类传言如传中国移动将收购大唐,传中国移动全面收购新浪。
“见微知著”型传言
又名“捕风捉影”型传言,属于较低层次的一种。出品者善于捕捉细节,由小巫而见大巫,由某公告某新闻稿中的一字半句寻出端倪,大加演绎,最终得出一惊世骇俗之结论。这类传言往往是来得快去得也不慢,前因是企业新闻做得还不够呆板严谨,后果是这些企业越发呆板严谨起来,恶性循环哪!此类传言如传中国联通欲146亿美元出售CDMA资产给中国电信。
“未雨绸缪”型传言
又名“未卜先知”型传言,属于中等档次。出品者逻辑性较强,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,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加以总结,排除种种,最后得出一结论。这类传言是来得平稳去的粘糊,前因是已经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新闻线索,后果是业内人心知肚明的天机被一语道破,捅破了窗户纸,大家反而都陷入一片沉默,唯有等时间来印证。此类传言如传中国联通已获SK电讯入股联通发言人否认,传中国网通已经同香港电讯盈科签署了框架协议。
“有的放矢”型传言
又名“隔岸观火”型传言,属于精品档次。出品者处心积虑、见缝插针,懂得传言的属性和特性,并能够利用之为自己服务。火是放了,但出头的并不是自己,找个枪手来顶替,可谓做得天衣无缝。这类传言是来得石破天惊去的拖泥带水,前因是谁谁跟谁谁之间的利益冲突,后果是内讧曝光,乃至弄伤了整个行业。此类传言如传联通将进行史上最大规模裁员总部予以否认,传中国移动将与网通合并。
“弄真成假”型传言
又名“将计就计”型传言,属于极品档次。出品者高深莫测、出神入化,可以颠倒是非黑白,顾左右而言他,炮制出另一个传言来转移注意力。谁知风平浪静中,过不了几天,此传言忽然又弄假成真了,当事者保密的目的也达到了,舆论更是被戏耍了一番。此类传言如传中国电信放弃WCDMA全力转投TD-SCDMA运营。
传言有高下之分,却总有个基本原因。传言不可怕,怕的是漫天都是传言而没有真话。要怪就怪,通信无新闻,媒体比拼想象力吧!
评论